诛仙3手游版官方网站海浪风暴潮警报解除 & 香港科技大学专家访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探索海洋预报
海浪风暴潮警报解除 & 香港科技大学专家访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探索海洋预报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新…

风暴潮&海浪警报解除
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的影响,诛仙3手游版官方网站9月22日下午到25日中午,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出现了7到12米的狂浪到狂涛区,台湾海峡出现了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区;广东近岸海域出现了4到7.5米的巨浪到狂浪,浙江、福建近岸海域出现了2到3.2米的中浪到大浪,海南东部、广西近岸海域出现了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
风暴潮方面,9月22日中午至23日夜间,福建宁德到泉州沿海出现了30到70厘米的风暴增水;9月22日中午至24日中午,福建厦门到广东汕头沿海出现了60到90厘米的风暴增水;9月23日上午至24日傍晚,广东揭阳到江门沿海出现了130到250厘米的风暴增水;9月23日夜间到24日夜间,广东阳江到雷州半岛东部沿海出现了50到100厘米的风暴增水;24日下午至25日下午,海南岛西部和北部沿海出现了40到60厘米的风暴增水,广西沿海和雷州半岛西部沿海出现了40到80厘米的风暴增水。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沿海出现了达到当地红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广东省惠州市沿海出现了达到当地橙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广东省汕头市和汕尾市沿海出现了达到当地黄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和江门市沿海出现了达到当地蓝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目前,台风“桦加沙”已登陆并减弱为热带低压,受影响海域的浪高已减小到警报发布标准以下,上述沿海潮位正恢复正常,国家海洋预报台于今天(25日)下午相继解除海浪、风暴潮警报。
2025年9月22日,香港科技大学潘乐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萌茜一行访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双方围绕海洋预报技术、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合作展开交流。预报中心副主任原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核心专家参与座谈。
座谈中,原野副主任对陆萌茜主任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预报中心的业务板块、技术成果与未来规划。他指出,预报中心作为我国海洋环境预报与海洋灾害防御的核心机构,近十多年来与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保持紧密合作,在海洋灾害联防联控、区域海洋环境预报等领域形成良好协同机制,也始终重视与香港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为深化与香港高校的科研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陆萌茜主任详细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及潘乐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情况。她强调,香港科技大学已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学校“未来3.0”战略的重要核心,而潘乐陶研究中心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跨学科平台,始终坚持“以业务应用为导向,不以论文为唯一目标”的定位,致力于推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她希望在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领域加强与内地业务部门的深度合作,依托双方技术优势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双方专家还分享技术成果。预报中心梁曦副研究员介绍北极航道海冰预报保障进展,郭安博宇工程师展示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案例。随后双方就联合建设高质量海洋数据集、优化数值模式、加强互访与技术研讨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
据悉,香港科技大学潘乐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香港地区聚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研平台,于2025年7月在潘乐陶慈善基金的慷慨捐助下正式成立,是香港首个校级跨学科气候研究机构。中心汇聚气候科学、先进模拟系统、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专才,核心聚焦气候预测与服务、海洋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再生能源创新、可持续发展政策四大研究方向。该研究中心牵头的“推动自然和人为环境可持续性的无缝预测与服务计划”(SEPRESS)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已联合中国内地、俄罗斯、泰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构建国际合作网络,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气候治理解决方案。
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预计明天,
渤海有0.1到0.3米的小浪;
黄海北部有0.6到0.7米的轻浪;
黄海南部有1到1.4米的轻浪到中浪;
东海北部有0.9到1.2米的轻浪;
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有1.9到2.2米的中浪区;
台湾以东洋面有2.5到2.8米的大浪区;
巴士海峡有2.8到3.3米的大浪区;
南海北部有2.7到3.7米的大浪区;
南海中部有1.8到3.3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南海南部有1.6到2.1米的中浪区;
北部湾有1到1.5米的轻浪到中浪。
预计后天,
台湾以东洋面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3到2.6米;
巴士海峡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3到3米;
南海北部的大浪区维持,浪高3.1到4.5米;
南海中部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9到4米;
南海南部将生成新的大浪区,浪高1.7到2.6米。

9月25~29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35个美丽海岛环境预报
预计明天,
黄岩岛附近海域有2.8米的大浪,永兴岛、永暑礁附近海域有2.2米的中浪,以上海岛都不适宜乘船出行;
平潭岛、湄洲岛、川山群岛、南三岛、东海岛、分界洲岛附近海域有1.8~1.9米的中浪,东山岛、钓鱼岛、海陵岛、蜈支洲岛附近海域有1.6~1.7米的中浪,这些海岛较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我国其他主要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35个美丽海岛是指以下海岛: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
更多滨海旅游海况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
移动端可使用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原标题:《海浪风暴潮警报解除 & 香港科技大学专家访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探索海洋预报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新路径》